长城汽车研发费用资本化(长城汽车资本结构)

汽车设计 83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长城汽车研发费用资本化,以及长城汽车资本结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车卖的多≠赚的多 吉利/长城/比亚迪—谁最能吸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长城汽车研发费用资本化,以及长城汽车资本结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车卖的多≠赚的多 吉利/长城/比亚迪—谁最能吸金?

在造车新势力中,从品牌影响力、销量、营收、研发投入等综合来看,蔚来、小鹏、理想在很多网友眼中是国内造车的三大头部新势力,而在传统车企中,也从这些因素来看,长城、吉利、比亚迪当之无愧是国内自主品牌三强。2021年全年,这三大车企的零售销量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约15%的份额。

吉利、长城、比亚迪2021年财报近期已相继出炉,从数据上来看,营收最大的是比亚迪集团,销量最好的是吉利汽车,但净利润最高的是长城汽车。由于比亚迪集团业务涉及半导体、电池等多个领域,如果仅算汽车板块,比亚迪汽车2021年营收则是1124.89亿元,排名仅次于长城,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2021年销量不及吉利,但净利润却比吉***出近24亿,成为自主民营企业中最赚钱的。

营收均增长

在企业营收方面,面对疫情和芯片供应短缺的双层压力下,长城、吉利、比亚迪营收均有所增长,实属不易。

长城汽车2021年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比亚迪汽车板块营收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这也是其首次超过千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业收入的52.04%;吉利汽车全年营收则是1016亿元,同比增长10.3%。

长城汽车营收能取得第一源于其全球化体系布局,国内国外“双保险”。事实上,长城汽车全年营业收入有11.85%来自于海外市场,其海外市场全年营收161.6亿元,同比增长142.24%,海外销售近14万辆,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尤其是在澳大利亚、南非、沙特、智利等国家保持领先地位。截至目前,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售量已突破90万辆,出口至170多个国家。

吉利汽车全年总销量达到132.8万辆,同比增长0.59%,尽管增幅不明显,但依然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据了解,吉利汽车旗下10万元以下产品的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64%下降至2021年的34%,10万元到15万元的产品销量占比从25%上升至44%,15万元以上的产品销量占比从11%提高至22%,吉利向高端化转型初见成效,尤其是中国星系列,全年总销量超过20万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吉利汽车累计向海外市场销售了11.5万辆,同比增长了58.2%。

比亚迪汽车全年营收达到38.02%的涨幅,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与长城、吉利不同,比亚迪产品已经全面新能源化,自2021年下半年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占比就已攀升至90%左右,其中纯电动车型和DM-i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2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9%和467.6%。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38万辆,同比增长218.3%,市场占有率达到17%,已连续9年蝉联国内新能源车销冠。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稳定在9万辆左右,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品牌只有特斯拉。

净利润仅长城正增长

在净利润方面,长城、吉利、比亚迪分别达到67.3亿、30.45亿、43.5亿元。其中,只有长城同比增长25.41%,吉利同比下滑21%,比亚迪则同比下滑28.08%。

长城汽车能实现正增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品牌溢价能力提升,2021年整体平均单车售价超过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在营收增长、净利润增长的同时,长城汽车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在持续深耕。其2021年研发投入就达到90.7亿元,同比增长76.05%,占比达到营业收入6.65%,在这三家车企中也是最高的。

对于吉利卖的多(销量高)、赚的少(净利润低)的现象,从财报中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研发投入增长;其次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再次是价值12.13亿元的股权激励。吉利在2021年全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5.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已经资本化的研发成本为42.26亿,同比增长34.1%;研发费用12.92亿元,同比增长119.7%。

此外,2021年吉利的销售费用为63.23亿元,同比增长147.6%;管理费用为91.20亿元,同比增长124.6%,两项数据大幅增长可以说主要原因在于极氪品牌。据了解,极氪品牌员工人数已超过7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3800人,软件人才2600人,在研发端,软件相关研发人员占比已经超过60%。而在销售端,截至去年12月31日,极氪拥有69家体验中心、交付中心交付运营;补能体系端,在15座a class="0ef91b0466e17d41 baikekeyl" href="

对比长城、吉利财报:稳定现金流 加大新技术与海外市场投入

3月30日,吉利汽车对外发布2019年财务业绩报告。3月31日,长城汽车2019年年度业绩财报也对外发布。

作为自主品牌代表的两家民营上市车企,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车企的发展脉络。2019年中国车市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家车企市场表现出一定波动。

汽车预言家从销量、营收、利润、研发投入以及全球化等九大层面对两家财报进行对比,尝试解读中国车企在2019年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数据来展现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在2020年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规划和思路。

1

长城销量同比增长0.69% 吉利市占率提升至6.5%

根据双方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新车销售数量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0.69%,这已经是长城汽车连续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吉利汽车实现销量136.2万辆,终端销量增长1%。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38.68%。吉利汽车方面,市占率提升至6.5%。相比于2018年的6.2%增长0.3个百分点。单车售价方面,2019年吉利单车平均售价达74457元,高于2018年全年74362元的单车售价。

长城汽车四大品牌销量

长城汽车细分车型方面,哈弗、WEY、欧拉以及长城皮卡在2019年中分别取得了76.9万辆、10万辆、3.9万辆、14.9万辆的销量成绩。作为中国SUV市场标杆的车型,哈弗SUV品牌已连续10年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数据显示,哈弗H6年度累计销售数量已达到38.6万辆,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79个月实现SUV市场销量第一。

吉利汽车方面,领克品牌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9%。吉利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39%,7年间翻了10倍。出口量为5.79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车销量方面,2019年吉利汽车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总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69%。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占比由2018年4.5%上升至8.3%。

2

长城吉利营收下滑 海外份额占比提升

根据长城汽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同比下滑3.04%。在长城汽车财务数据中,长城汽车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大涨66.61%。

吉利汽车,全年总收益达974亿元,同比下降8.6%。从分类型收益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销售收入为918.42亿元,同比下降10.52%;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为51.3亿元,同比增长30.08%;知识产权许可收入为4.28亿元;租金收入为2236.4万元,同比下降31.63%;出售一家联营公司的收入为63.6万元;出售废料的收入为4681万元,同比增长55.06%;政府补助为8.45亿元,同比下降14.84%。

3

受市场大环境影响 双方利润出现萎缩

根据长城汽车2019年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利润总额51.01亿元,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97亿元,同比下降13.64%。

吉利汽车方面,吉利汽车2019年净利润达到了82.6亿元,同比下降35%;对于净利润下降原因,吉利汽车在财报中解释为“由于年内整体销量下降幅度大于预期,加上需求疲软及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定价压力;由于吉利汽车向客户提供较高优惠抵消了产品结构提升的正面影响,吉利汽车平均出厂销售价格(平均售价)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

4

坚持过度研发?精准投入“新四化领域”

2019年,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研发费用实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研发费用由2018年的17.43亿元上升至27.16亿元,同比增长55.80%,占到了整个集团营收的2.8%。对此,长城汽车方面称,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加所致。此外,管理费用上涨16.65%至19.55亿元。

长城汽车研发费用

在研发方面,长城汽车一向进行精准布局,除了在各大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外,还在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进行投入研究。尤其在智能网联领域,长城汽车2019年联合华为、高通、百度等8家战略伙伴,携手打造基于5G+AI技术。

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为54亿元,占收入比例的5.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CFO李东辉对外表示,“2019年5.6%的研发投入比基本上和吉利最近五年以来5%到6%之间研发收入比例吻合一致。”对于研发投入的方向,李东辉表示目前吉利的研发投入主要应用于三方面,分别是平台技术、新车型的开发以及“新四化”方向。

5

全球化布局 对冲国内市场环境下行业绩表现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这一方面得益于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全面推进的结果。体现在财务数据中,长城汽车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大涨66.61%。

长城汽车2019年海外营收收入

在海外各细分市场中,俄罗斯、南非、沙特阿拉伯市场成为长城汽车2019年发展的重要阵地,营收分别达到14.34亿元、10.82亿元、7.20亿元,分别同比大涨260.24%、46.0%和752.80%。

在销量方面,长城汽车2019年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增长57.62%。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2019年在日本、韩国、印度、德国、奥地利、美国布局研发中心,实现全球化研发。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还进一步完善了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随着俄罗斯图拉州工厂的投产,长城汽车将从此辐射东欧市场,增加欧洲地区销量。

吉利方面,2019年来自马来西亚的收益高达27.22亿,相比2018年2.53亿同比增长975.89%;东欧地区2019年收益为15.93亿元,相比2018年6.18亿元同比增长达157.7%。

马来西亚市场的营收增加和宝腾在马来西亚的成功密不可分。据资料显示,2019年,宝腾X70累计销量近万台,市场占有率突破15%。在东南亚汽车市场持续走低的局势下,宝腾X70仍然保持逐渐上升的趋势,过去一年增长上升率超过40%。宝腾X70不但顺利地成为了马来西亚销量最高的紧凑型SUV,还成功的挤掉了本田CRV长期以来的SUV销冠位置。

东欧市场方面,吉利白俄罗斯乘用车制造厂已经累计至少生产了2.9万多台吉利汽车,其中大部分供应俄罗斯市场,另外一大部分在白俄罗斯本地市场销售。

据此前吉利方面透露,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出口全球超20个国家,在海外拥有400多个服务网点。除了非洲、中美和南美等市场,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也将会是重点发展的方向。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领下,吉利汽车还将继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

6

超百亿元现金流成为长城、吉利发展稳定的压舱石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对2020年销量目标以及净利润进行相应的调整,成为维持长城汽车现金流稳定的措施之一。在2019年中,长城汽车现金流达到9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1亿元。在近百亿现金流的保证下,将使长城汽车的经营更加稳健。另外,在当下的环境中,充足的现金流也是各大车企发展中的重要目标。

与长城汽车调整销量和营利目标相比,吉利汽车汽车对于2020年目标保持不变。这源于2019年吉利汽车的超高现金储备。根据吉利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吉利汽车已拥有190亿元以上的现金储备,比2018年增加了35亿元,”

对于吉利目前超高现金流储备的原因,李东辉介绍主要是2019年吉利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增加营收,减少企业成本并合理化布局吉利投资节奏。此外,2019年12月,成功发行5亿美元的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也从另外一方面确保了吉利现金流的健康。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利润是痛苦的,但没有现金流才是致命的。在疫情特殊时期,由于销售端的疲软,大多数企业现金流都在承压。安全度过此次疫情危机,必须关注现金流,做好自我保护。现金,就是抵御风险的最好筹码。76

7

外在引入+内生型双重人才培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城汽车集团员工近8万余人,其中研发团队规模超过7000人,这7000人来自世界各地,使得长城汽车在研发领域达到国际顶级车企水平。

其中,作为长城汽车自动变速器项目组总工程师,格哈德·亨宁曾是大众和奔驰自动变速器研发团队的掌门人,在他的领导下,长城汽车研发团队创造出拥有85项专利和独立知识产权、荣获“世界十佳变速箱”称誉的7DCT变速箱,使得长城汽车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拥有自动变速箱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

汽车预言家了解到,长城汽车除了积极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外,对内长城汽车还创造出一套闭环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任职资格管理以及人才发展培养三大体系相辅相成,同时,在校招人才引入方面,长城汽车还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人才培养层面,吉利汽车李书福指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源在于人才的培养。吉利这么多年的发展,全是靠人才培养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仅2019年在众多应届毕业生中,就有1923人进入了吉利汽车。对于对于吉利汽车而言,这些“同学们”(校招生)被视作是内生型人才。当然,除了内生型人才,吉利汽车还会引进外部高端人才。

对此,李书福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论: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目前,吉利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建有设计、研发中心,研发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

8

长城业务趋向独立 吉利倾向合并

汽车预言家注意到,在长城汽车的2019年财报中,零部件及其他收入达到了88.56亿元,同比增长42.78%,成为长城汽车各项业务板块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部分。

长城汽车旗下四大零部件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早在2018年长城汽车将旗下零部件业务进行拆分独立运营,2019年长城旗下四大零部件制造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并且走出国门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这也意味着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的中国车企从整车向零部件产业链实现国际化。

2019年作为长城汽车零部件独立运营的第一年,在车市环境走低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长城汽车对旗下各业务版块进行独立拆分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城汽车营收利润进一步走低。

与长城汽车相比,吉利汽车在盈利模式上表现出异同。相同的部分,如在零部件方面,吉利汽车集团零部件销售收入为51.31亿元,相比2018年的39.43亿元同比增长30.23%。并且首次出现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收益,数据显示,这为吉利带来了4.28亿。与长城表现不同的是,吉利汽车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业务的重组。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安聪慧对外表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沃尔沃、领克、几何、极星、宝腾、路特斯、smart等品牌将在未来的时间继续协同发展。

吉利相关人士对外表示,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将快速建立产业生态链,降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据了解,从2月11日发布公告之后,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对合并要求的所有顾问的聘请,双方的合并计划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9

长城调整目标吉利不变 重点推进新四化转型

对于未来目标规划,长城汽车除了对销量目标预期利润进行调整外,重点放在了“新四化”转型层面。数据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及高效燃油动力产品占比达68.3%,达到72.4万辆,其中,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65%。

对于新能源销量占比情况较低的现状,长城汽车开展了EV、HEV、PHEV三种技术架构的车型开发,未来将加快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整体布局。最具代表的就是在2019年11月,长城汽车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51亿元,年标准产能16万辆。未来,光束汽车项目将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资源对长城汽车转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与长城汽车调整目标不同,吉利对于目前规划的2020年141万辆销量目标不进行调整,同时强调吉利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薪酬,保持战略定力,加紧海外市场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的发展投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领下,吉利汽车还将继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

在产品端方面,2020年计划推出全新车型,包括SUV车型和电气化车型。吉利豪越和一款紧凑型轿车将于今年推出;领克品牌将推出领克05、领克06,几何品牌则将推出几何C纯电动SUV。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自主研发的“智感循迹无人驾驶系统”以及搭载5G网络,无缝高速连接的自动驾驶技术值得外界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上市车企七大问题:合资疲态致营收下滑 盈利质量分化

随着国内A股、港股车企陆续公布2019年业绩报告,汽车预言家对已公布财报和预告的十家车企从销量、营收、利润、研发投入等多角度进行梳理盘点。

通过梳理发现,2019年在我国上市车企中,销量分化严重,豪华品牌呈现增长趋势,自主品牌显现头部效应;十大上市车企2019年营收超两万亿,合资品牌营收出现下滑,长安净利润亏损;盈利质量差异明显;广汽集团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研发规模逐渐扩大,吉利比肩跨国车企;资产负债率略下降,长城去杠杆效果明显。

1

销量龙头上汽集团出现跌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生产销售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累计增长-7.5%和-8.2%。尽管中国车市全年销量出现下滑,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汽车市场依旧是连续11年蝉联全球第一。

在此背景下,国内上市车企年度销量增量、增速均出现下滑。但细分来看,奔驰、宝马、沃尔沃、奥迪等豪华品牌、大众、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销量均呈现出正增长态势。通过数据来看,合资品牌、豪华品牌成为企业稳住销量的关键。

可以发现,上汽集团总体销量依然处在国内第一的位置,一汽、东风紧随其后。需要注意的是,上汽合资版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巨头全年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万辆,相比去年206万辆的成绩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销量160万辆,相比去年197万辆的成绩下滑更加严重,同比下降18.78%。上汽通用五菱12月单月销量22.2万辆,与去年同期22.3万辆勉强持平,但受2019上半年市场表现影响,全年累计销量166万辆,同比下降了19.42%。

2019年比亚迪汽车总销量为46.1万辆,同比下滑11.39%。其中,燃油车销量23.2万辆,同比下滑1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9万辆,同比下滑3.4%,呈现出新能源与燃油车五五开的局面。

2

十大车企营收超两万亿 合资出现下滑

从营业收入上看,上汽集团、一汽集团营业收入依旧保持在高位。虽然受于销量下滑的影响,但营业收入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营业收入项目发展较稳健。上汽、一汽、东风、比亚迪、北汽均已突破千亿大关,吉利、长城即将进入千亿规模。

通过东风集团数据来看,在乘用车245.36万辆的销量中,合资乘用车占了214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为32.3万辆,同比下滑15.2%。由此可见,目前合资乘用车仍然是东风汽车集团的支柱业务。

具体来看,法系合资品牌神龙汽车和东风雷诺分别大幅下跌55.17%和62.87%。好在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两家公司的持续增长使得东风集团的整体营收和利润相对平稳。对于2020年市场表现,有分析人士称“由于此次疫情的原因,位于湖北省的东风汽车集团,势必也会受到更明显的影响。”

对于车企集团2019年的市场表现,分析人士认为,受到汽车消费下行影响,市场正在倒逼车企集团对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开始重新审视。

3

受合资下滑影响?长安净利润亏损

整体来看,净利润项目中,一汽集团数据表现超过上汽,分析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汽大众以及上汽通用后期发力不足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较弱导致。上汽集团2019年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25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04 亿元,同比减少接近三成。

但在华晨中国财报中,汽车预言家发现,华晨中国净利润达到67.62亿元,实现了同比16.18%的增长,而营收仅为38亿,此种现象让华晨中国成为众多车企中唯一一家利润大于营收的车企。华晨中国2019年净利润的正增长,主要依赖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业绩增长。据年报显示,2019年华晨宝马净利润和销量分别为76.26亿元和54.5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7.1%。

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奔驰在华对北汽集团净利润贡献超过75%,在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成为全年利润增长的绝对力量。而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仍然呈现亏损局面,且亏损数字在继续扩大。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公告指出了关键因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另外,品牌换新与提前国五国六过渡的整车促销也造成自主品牌亏损。

资料显示,2019年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133608辆,同比下滑19.66%;长安福特在2019年的累计销量为183987辆,同比跌幅达51.30%。此外,法系品牌DS在引入后也未能打开市场局面。由此可见,合资品牌的销量下滑成为拉低长安汽车整体业绩的主因。

4

广汽集团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

由于比亚迪、长安汽车均未公布完整财报,此外,一汽则体现一汽轿车财报数据,一汽轿车的营收主要由一汽奔腾和一汽马自达构成,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盈利预期,同样影响现金流水平。

整体看,上汽集团以462.72亿现金流高居榜首,经过梳理发现,经过2018年开始的车市下滑,多个车企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上呈现出增长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利润是痛苦的,但没有现金流才是致命的。在疫情特殊时期,由于销售端的疲软,大多数企业现金流都在承压。安全度过此次疫情危机,必须关注现金流,做好自我保护。现金流是企业抵御风险的最好筹码。

以吉利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吉利汽车已拥有190亿元以上的现金储备,比2018年增加了35亿元。对于吉利目前超高现金流储备的原因,李东辉介绍主要是2019年吉利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增加营收,降低应收,减少企业成本并合理化布局吉利投资节奏。此外,2019年12月,成功发行5亿美元的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也从另外一方面确保了吉利现金流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流出3.8亿元,连续两年为负,2019年为-3.8亿,2018年为-12.7亿。

5

盈利质量差异明显

综合对比,衡量盈利质量的指标有很多,汽车预言家选择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比率作为一个主要角度进行比较,盈利质量体现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由于比亚迪、长安未公布完整财报,本项目只对比上汽、一汽轿车、广汽、东风、吉利、长城、北汽、江淮。作为衡量盈利质量的一个指标,可以发现,北汽盈利能力最强。据了解,2019年北京奔驰贡献总收入为1551.54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毛利422.15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为27.2%,与上年相比下滑2.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国内平均19.1%的行业毛利率。

经过计算,上述八家车企盈利质量平均值为0.093,不过,企业对于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产房建设的投资同样在影响着这一指标,但综合来看,吉利、长城、东风、北汽均高于均值。

6

上汽东风研发投入过百亿 吉利比肩跨国车企

整体看,东风集团、上汽集团研发投入超过百亿规模,分析人士表示,“东风品牌线较多,155亿的研发成本放在单一品牌中需要区分对待。”

从研发投入角度看,吉利汽车2019年的新增资本化研发成本为46.06亿元,费用化研发成本为8.5亿元,整体的研发投入为54.56亿元,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为5.6%。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84%,自2014年以来首次降到85%以下。

由于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长期偏高,截至2019年末,其资本化研发成本累计总额已增至175.98亿元,在使用新技术的产品投放市场后,这些研发成本还将继续进行摊销,从而继续影响吉利汽车未来的净利润。

长城汽车方面,为应对“新四化”转型,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27.16亿元,同比增长55.8%。研发费用精准、高效投入到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及全球研发布局等领域。

7

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 长城去杠杆效果明显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看,汽车作为重资产行业,上述十家上市车企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6.8%。通过2019年数据看,广汽、吉利在此方面控制较好。比亚迪、江淮、上汽资产负债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长城汽车2019年资本负债率由112.19%降低至107.90%。经过持续去杠杆和降本增效机制的作用下,长城汽车在2019年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率为52.3%。

有金融分析师表示,“资产负债率与车企业务规模相关,负债数绝对值增长较快,虽然现代车企经营的本质是资本经营,适度负债是经营财务管理需要。但负债经营必须与企业资本经营需要与资金周转速度相适应。既要注意负债总量与自有资本之间的比例适度,又要重视资金营运结构与负债结构之间的配比关系。但如果持续超过80%甚至更高,说明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长城汽车的高负债,有行业人士表示:“快速扩张是企业高负债率的重要推手,长城汽车在海外快速扩张后,随着生产、交付的进行,负债将被进一步摊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长城汽车研发费用资本化和长城汽车资本结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